(本文部分節摘自《健康美容營養學概論》 全華出版 汪曉琪、宋威徹 編著)

根據聯合國研究估計,約有18%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來自農業和畜牧業相關的排放,也是全球氣候暖化的因素之一,改變了動植物的生態環境,並影響人類的生存條件。

為了讓地球能更長久,並讓人類有更好的舒適生活環境。
一起來看看如何用行動來表達對地球的愛吧。

目前全球最夯的「低碳飲食風」,主要就是呼籲大家可以偶爾吃蔬食,甚至推廣「一日蔬食」的概念,因為每一份食物,其實都有屬於它的排碳量,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資料顯示:一公斤的肉類,在產製過程中會製造出 36.4 公斤的二氧化碳,此數據相當於一部歐洲車行駛 250 公里的排碳量,也等於一顆 100 瓦燈泡照明 20 天所需之能源。

而彰化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掌握「選當季、在地食材;少包裝加工食材;節制節能烹調;減少垃圾的產生」的三大低碳飲食選購原則:
1.選當季食材:
因為生產非當季食材時,需要額外的用水、冷藏、保溫等所需能源。所以盡量選擇當季食材,可以減少農藥及肥料的施作,在價格上也能比較優惠。

2.選在地食材:
可縮短食物里程,降低運輸所需能源和碳足跡。
如真的要購買外地食材,可以與親朋好友一起糾團省運費也能熱絡感情。

3.選擇精簡包裝、減少使用加工食材:
可減少加工過程及未來處理廢棄物時,所需消耗的能源;而運用自然加工措施的食材(如日曬/風乾)則不在此限。
這幾年有所謂號稱零包裝的商店,消費者可以多支持優良店家,讓店家能夠更長久經營下去,消費者也才能有一個安心可以選購食材、食物的店家。

4.適量即可:
購物攜帶環保袋,並挑選適當份量,不要因為食品打折而貪心多買,卻吃不完放到壞掉。每一份食物都是讓我們生命得以延續的寶貴來源,以身作則讓家人不要浪費食物。

5.遵守節能原則烹調:
可進一步減少額外耗用的能源及水。舉例而言常見的洗米水,可以拿來澆花;電鍋可以利用電鍋加高帽同時蒸煮。

6.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
避免焚化及掩埋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當然要從資源回收分類做起,2020年的芬蘭第一大報《赫爾辛基報》曾以大篇幅的圖文報導,稱台灣資源分類回收的方法獨步全球,可見台灣人愛這片土地、這個地球的心,是非常強烈的。

以上六大原則或許會因為某些原因,有些原則無法達成,但我們可以在力所能及之處,去更澈底落實,一起用低碳飲食來表達對地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