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節摘自《健康美容營養學概論》 全華出版 汪曉琪、宋威徹 編著)
營養不良(malnutrition)是因長期飲食攝取不均衡,包括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兩方面,除了進食方面的原因外,若因牙齒脫落、吞嚥困難或胃部疾病等等都可能影響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謝功能。
根據研究指出,營養不良的病患容易增加就診率及住院天數,也會提高合併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導致醫療成本的支出。
營養不足的原因有:
1.長期食物來源不足。 2.不當減肥、偏食、神經性厭食。 3.營養消化或吸收障礙。
4.生命期營養需求改變。 5.疾病影響營養代謝。 6.藥物副作用等。
常見症狀會因為年齡層的不同有不同的症狀,例如在兒童身上會影響到身高、體重與發育,甚至是智力的發展;在成年人則會引起虛弱易喘(貧血、低血壓)、水腫(血中白蛋白降低)、口角炎、舌炎、手腳冰冷、體重過輕、易脆指甲、體脂肪減少、皮膚薄、肌肉萎縮、容易感冒與感染、傷口不易癒合、易骨折…等症狀。
近年因為人口老年化問題嚴重,比起其他年齡層來說,老年人通常有多種的慢性病所以會服用較多的藥物。
長期服用多種要藥物會影響食慾及營養素吸收,如:維生素B6、B12、C、D、K、磷、鉀、鈣、鎂、鋅。營養不良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代謝等生理現象,所以如果老年人營養不良,藥物的吸收及代謝也會因此改變。
為了確保您的家人沒有營養不良,重要的是要確保飲食的質量和數量都很高,並且關注營養相關資訊並定期檢查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