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腸胃炎可能發生在任何時候,一般大眾都知道腸胃炎就是吃稀飯、白吐司、白饅頭等,但光靠這些營養夠嗎?腸胃炎到底能吃什麼呢?今天,就要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腸胃炎哪些可以吃、哪些又應該避免!
其實腸胃炎並沒有一定只能吃稀飯、白吐司,只是量多或是量少的問題。腸道細胞受損時,吸收及消化食物的效率會變低,採取「少量多餐」,可減少腸胃的負擔。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提及,清淡的食物固然能降低刺激腸胃,但是若患者攝取的營養素不足,反而會使腸胃道細胞修復得慢,還是要補充維生素、蛋白質和脂質等營養素。
也有些食物可以幫助抑制腸胃道。像是香蕉、帶皮蘋果可以幫助患者減緩拉肚子的症狀,以及像是蒸蛋、蔬菜嫩葉或是蘇打餅這種好消化的食物,不僅能夠補充營養,同時也有助於減輕腸道負擔,可列入患者的飲食清單裡喔!
腸胃炎患者應盡量避免甜食、炸物或麻辣鍋等刺激性食物,這一類食物會造成腸胃極大的負擔。此外,腸胃炎患者也應避免含糖飲料和牛奶,因腸道黏膜的炎症反應尚未消退,此時若接觸到含有矽糖、高果糖糖漿等成分的飲料或是牛奶,會刺激白血球加速腸道蠕動,使腹瀉更為嚴重。
最後,醫生建議可先從攝取原本食量的四分之一至一半開始嘗試,如果2~3小時後,沒有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再逐漸增加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