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康健雜誌與網路資訊)
三伏天(約小暑到立秋約30-40天)是全年最熱的時間,是最適合居家調整作息,讓身心順利通過節氣的考驗。
夏至是陽氣最旺的季節,養生保健要注意保護陽氣。飲食宜清淡多補水,忌冷飲,冷瓜果不可過量。忌洗冷水澡、忌夜臥貪涼。此時節人體只能透過排汗來散熱,要時常補充水份,避免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因供血不足,造成頭痛頭暈。
若長期在冷氣房內,可能會導致新陳代謝減緩,而產生濕疹、汗斑、毛囊炎等情形,可吃薏仁、扁豆、山藥、芡實等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應做適度的運動排汗,「使氣得泄」,自然流汗。
除了流汗,「利尿」也是另一個紓解暑氣的管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有利尿補水的作用,夏季可嘗試吃一些微酸的食物,能生津解渴,如李子、桃子、鳳梨等。
在疫情趨緩,開始有微開放後,依然要每天注意消毒清潔,保護自己,提升免疫力,把握每個養生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