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獻顯示,「下背痛」是約有8成民眾都曾經有過的經驗,下背痛是疾病嗎?是什麼原因引起,又該如何預防呢?

與您們分享與澄清幾項關於「下背痛」的迷思,以及可能性的成因與解決方案

雖然下背痛的患者年齡介於30-40歲與80歲上下,但不會因為年齡越長疼痛增加。反而應該關注「身體的使用方式」所導致下背痛的產生。譬如:

  1. 在提重物時,應要蹲下再抱起來,勿直接彎腰抱起
  2. 拿高處物品,用梯子或凳子,勿墊腳
  3. 穿鞋子時要坐著穿
  4. 長途開車每小時下車活動5分鐘

生理上組織傷害有可能造成下背痛,但報告顯示,有100個背痛患者中,約有85位是非特異性下背痛,代表找不到明確結構原因,可能與生活習慣、想法負面、消極態度有關。

疼痛並不表示為脊椎受傷,是表示有需要做調整的地方,若有突發的疼痛,可先暫停並觀察後續狀況。上班族因久坐較常有下背痛的情形,因為少運動會導致血液循環差,組織較會冷卻、凝滯、缺血、缺氧,只要動作稍大,就容易拉傷、痠痛,建議「多喝水」,並每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促進身體代謝、血液循環!

下背痛並不全是因為核心肌群不夠力,學者發現下背痛患者的核心肌群不一定比一般人差,故要均衡發展,不應執著於核心訓練。要多運動讓關節更靈活,身體軟組織彈性、延展性變好。學者推薦的運動有游泳、健走等。

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都是日積月累產生爾後的結果,千萬對平時的身體保養與保健都要特別留心喔!「多喝水」「多活動」「保持正面好心態」都能為身體健康、心靈健康帶來多些禮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