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籽」,春季養生得法,將有益於全年的健康,如今正逢春季之時,隨著春天的到來,人體內的諸多機制開始運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加上春季天氣變化溫差大,一下白天豔陽高照,一下下午氣溫便突然下降。而也因此造成許多人患有皮膚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癲癇、胃潰瘍、小兒痲痺症、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膜炎、肺炎、及急性支氣管炎、病毒性肝炎、低血壓,更還有偏頭痛、胃痛、過敏性孝喘、高血壓、冠心病、精神病等等容易復發於這個時節。
也因為如此傳統醫學認為春氣通於肝,天人相應,所以春天之時養生應重於養肝,方能預防疾病常保健康。要想肝氣順應自然運行,首要必須重視精神的條理,注意心理保健。因為肝主升發陽氣,不喜抑鬱,因此若思慮過度則可能會因此影響肝臟的疏洩功能,進而影響其他臟腑的生理功能因而導致疾病產生。所以春天之時「必須戒怒」因怒易傷肝,若惱怒便容易導致阻塞不通暢進而傷肝傷身。
而春天之時更應該搭配風和日麗的天氣堅持多運動,藉以活動筋骨、暢通氣血、更能增強免疫力,而更因為春天容易「春困」表現出精神不濟、困乏嗜睡,也要藉由運動來消除,絕不能貪睡,因為一但貪睡便容易導致新陳代謝遲緩、筋骨僵硬、脂肪積聚、體內吸收與運載養的功能下降,而導致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故而影響體質。
而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一定也在想,那到底要吃些什麼才能達到溫補陽氣的效果,而許多常見的食物像是蔥、蒜、韭菜都是有益肝臟滋補陽氣的食物,而菠菜更能舒肝養血,春天也能常吃大棗,其性平味甘亦是養肝健脾的佳品。而除此之外呢,更應注意補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可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舉凡:牛肉、海魚、海蝦、牛肉、枸杞子、杏仁、芝麻、鵪鶉蛋等等。
本文章部分內容參考及節錄 –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民99)。二十四節養生經。大都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