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呈現逐漸老化的現象,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不僅僅是行動力可能逐漸趨緩,甚至於腦活動力也有可能因此漸漸退化,可到底如何判斷是失智還是老化呢?以下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整理出八大警訊讓你秒懂失智與老化的區別!

  • 失去活動能力及創新能力

通常一般人有時候會懶得做家事、不想上班,可失智症患者會更顯得失去活動力,甚至於睡眠時間較之前還要來的更長。可能原本的興趣或嗜好也沒有原先的熱忱,還要家人催促誘導才願意參與事務。遇到很多事情可能也變得漠不關心或產生不洽當的行為。

  • 記憶力嚴重衰退

失智患者與一般人不同,一般人偶爾會忘東忘西,可過一會自己想起來了亦或是經提醒便想起了,可失智患者卻是忘記頻率增高,且即使經過提醒還是無法想起,而最常忘記的便是近期發生的事情。

  • 個性轉變

失智症患者很容易因為年紀大了個性便有所轉變,例如:口不擇言、變得愛發脾氣、疑心病、動手動腳等等

  • 不熟悉原先很瞭解的事務或工作

失智症患者很容易出現忘記自己當初最擅長的事情,例如:身為廚師可卻不知道如何做飯

  • 情緒與行為變化大

患有失智症的人常帶有憂鬱、躁動等等,情緒轉變得較大,也可能出現脫序的行為無法判斷是非對錯,例如:穿著內衣褲就到處亂跑、亂拿他人物品;也有可能出現幻覺等等

  • 語言表達出現問題

失智症患者在語言溝通表達方面會變得更加吃力,有時候只能用簡單字詞做對答,有些甚至已經無法理解別人在說什麼。

  • 東西擺放歸位錯亂

可能出現冰箱裡存放衣物、廁所裡有水果等等錯得非常離譜的行為出現,甚至於可能不記得自己做的、也不承認是自己做的。

  • 失去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

一般民眾頂多忘記今天日期,可能到不熟悉的環境會不小心迷路,可失智症患者有可能分不清今年幾年幾月,也有可能分不清白天或晚上,甚至於在家裡周圍會找不到回家的路、迷路等等的情況時常發生。

總而言之,這些警訊雖然明顯可定義起來卻很模糊,因此趁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是最為保險,由醫生來評估且勇敢的面對這些問題,也建議可以請家人或朋友一同看診,而此時家人便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提供更多訊息供醫生生判斷,甚至可以給患者陪伴而不致於太過緊張或憂心。